拜见清天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0|回复: 0

[感受变化] 心之所经,由舍及信 非仙 发表于2011-12-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8 20: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初,先郑重感谢下去贪兄。没你在论坛里掀起一番口水之争,我也不能把自己看得更清楚。争论之时,有些话我是带着讽刺的心态说出,这里向你道歉。反正你也忏悔过,就更不能跟我计较了,你说是吧。那晚睡觉时感觉唇枪舌战告一段落,无限轻松。结果当晚二位佛全跑梦里了。醒来后突然想通很多事儿。这些经历开始串成一条线。

这里,仍然是给自己留个记录,是我心迹所经。来过,走过,我挥一挥手,众幻皆散,阳光澄澈。
明天对我是个特殊的日子。也许很多人还记得老论坛里的那篇帖子,现在早已丢失,这样挺好,放下该放下的,每一次都是重生,每一天的太阳都很崭新。重生不是遗忘,而是遍历的过程,所有一切都印证于心。感受过,纠结过,醒悟过,然后迈开脚步,跨越过往,创造未来。

面对未来,我们可以无需希望,省略憧憬,但一定不能丧失乐观向上的精神,不可以对现实麻木,那意味着自我遗弃。当人真正遗弃自己时,即使是佛,也无法拉人回来。除非自己想要重拾生命。

三次拜见,犹如登山。

第一次。佛在楼上,我在楼下。仅仅五层的距离,却远隔千山万水。他给了懵然痴懂的我一句,心到了。我释然,心知他一直都在,未曾离开。于是我愿放下这次相遇,放下过往。想要放下,必须拿起。冥冥中被逼着直面我整个人生,整个病苦。隐痛存在太久,麻木得早已不知什么是痛,所谓坚强,只是回避问题而已。当回避成为一种本能时,阳光再强也会视而不见。我只记得,自揭伤疤时痛彻心腑,幸而有很多人一直陪伴。

第二次。在我愿意直面自己的痛苦后,想寻求改变。心动之后,自会有因缘聚合那一刻,我想要去见他,不顾一切。其实当时各种条件都很不利,家人的阻碍,身体的阻碍,楼层的阻碍,什么都令人寸步难行。几乎放弃的时候,晚上他入梦了,梦中我给他跪下,磕头,他手抚我头顶,那刻心潮澎湃,感慨无限。抬眼望去,佛是一副西藏汉子的相貌。第二天事情出现转机,我朋友说,我要不去见佛他也不去。于是有人妥协了,让我次日跟他一起过去。顺便说,这朋友喜欢西藏密宗~~拜托看见不要打我啊。

回来后数个月里,无法自控的泄掉了半辈子的戾气和怨气。经常是,亲人无心的一句话刺激到弱点,我立马翻脸。最严重时把自己气到手都哆嗦,哭到站立不稳,走路都得扶墙。我放不下的心结一直让我从亲人无心之语里挑出利刺,我总是认为那些话都是在怜悯自己是个废物,无能,连最简单寻常的事都没人敢让我放手去做。吃饭时父母想帮忙夹菜,刚好捅到心理软肋,我对他们吼:你们干脆连饭都替我吃了吧,干脆替我活着算了!反正我在你们眼里就是这么个废物点心!怒极摔桌而去,然后痛哭。

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做错,我一直都站在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极少换位替父母考虑过。明明被人照顾得无微不至,惯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颐指气使,稍不顺心就不爽。我TMD算是个人么,走出去看看有几个人对自己亲爹亲妈像我这般态度,不能像别人那般尽孝就算了,还三天两头对我亲爹大吼大叫。我妈曾说,经常你对我们说话都是恶狠狠的,好像有深仇大恨一般,对我还好点,对你爹那是恶声恶气。我愣住,自己在他们心里就是这个样子,亏得他们一直在容忍我,无怨无悔,我TMD算什么为人子女!

我是讨债的?不对!没有任何人该欠我的,看看对人的这副态度,都是我在亏欠别人!你明白吗!
我想,我发火的样子一定极难看,极狰狞。

心态反复。数次发火,然后反省,认错,忏悔。一点一点把自己的心里的阴暗清理干净。伤痕由我造成,再由我努力去弥补。在这个孝字上,我败得一塌糊涂。我清楚,愧对发愿。

爆发的情绪接近尾声时开始明白,我一直把改变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无意识地强行要求别人改变他们对我的做法。我总是希望别人看我的目光不要那么怜悯,同情,然后觉得应该帮我一把,那只会令我觉得我是无能的。我从来都在拒绝别人的好心。这种心态在对父母的态度上表现得尤其强烈,事实上所有的冲突都是围绕这些展开。撞墙撞到头破血流开始接受自己的现实,我知道自己大错特错,无法强求别人改变,只能痛下狠心去改变自己。于是我开始软化,学着虚化固执,至少对待父母要有为人子女的模样。kn曾经主动提起向佛问问我的事情,我没弗他的好意。结果在开始软化自己的时候,kn回来告诉我。佛说不要去逼父母,要去感化他们。当时很惊,不偏不巧在我想通的时候得知这个。我明白那是自己的方向,感化自己。他一直都在。kn,坑妞,在这里谢谢你,真的。

旧我的世界开始崩塌,甚至找不到存活的意义。在绝境之中,愿力展现它的光芒,我开始明白发愿的意义。要我真正承担起所背负的一切,直面一切,解决一切。不惧生死,无有恐惧。明白重负的意义时,过往一切抗拒皆错,这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对一切都心存感恩,并愿以实际行动来见证所知所悟,把困在执念里的一切人事全部解放,还生命以自由。

原来,人必先自伤,方能伤人。如果有救赎,我相信有救赎,只是救赎,能否被辨认出?我活到现在才明白,生命所遇的一切都是救赎。所谓救赎,是借着外界,是借着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关系,来让自己认清自己。所以只要接受就好了,接受生命里的所有。因为试图抗拒,能给予别人的只能是伤害。

跪在佛面前时,他问,愿意为前世今生的错误忏悔吗?我说,愿意。
愿意放下对自己的束缚之时,才想清楚,曾对他们造成过多大的伤害,对试图救赎我的一切造成多大的伤害……我的执念所在,令我所遇一切都不得解脱。

你听……什么是幸福?
那个声音一字一顿,缓缓道出,却是另外一句:在人间赎罪。清亮而绵远,穿透悲伤的心灵。我哭到无法抑止,我是真的错了。忏悔,原来就是两心相交,以我心印他心,以己之痛,感受他人之痛。是别人的痛楚么?不,是你自己的……像人先自伤而后伤人一样,人先自愈而后他愈……忏悔是承认自己,接受自己,然后治疗。其实,人的生命从来都不属于自己,而属于生命里所遇所有。

追求自由,如同阳光追寻自己的影子一样,越追越远。你若不追,便未曾离开。无法强求别人给自己自由,请反过来,把自由还给别人。把微笑还给别人,把宽容还给别人。把属于人的还给人。
我开始平静,周围环境极缓慢地在改变。心能转境,我想我会证明这句话。

是时候该过去了,我告诉自己。也开始明白,除了我自己,没有任何东西在障我,外界的障碍就是自己的障碍。原来发愿…是让我回归自己,是我的勇气与我的所行,我的信念与我的坚定,我的意志与我的耐力的表达。所以去吧,去展现,别犹豫。哪怕无人相信。就算无路也得把路走出来,以己的光,照亮黑暗。

道,自字之上光明闪耀,以自己的光,照亮自己所行之路,便为道。

第三次。便是前些天。在那里只有一个感觉。他是我心里的阿弥陀佛,无法证明给别人,只能证明给自己。他心印弥陀,他即是弥陀。我信任他,全心全意。我很清楚自己在信什么,我信路人就是阿弥陀佛,也代表我打算完全信任自己,以前曾想把外佛内佛区分开来,现在让他们合一。是心即佛性。

我心里的信,是定力,耐力,勇气,决心,信心,正念的合一。愿力是愿以自己的力量去把它们完全展现出来。愿力是信念的表达。重新发愿让人的信念和愿力趋于精纯。每一次都会领悟得更加深刻,也会做得更好,愈加接近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回来后正是众人和007在论坛大倒口水之时,看到去贪的话,心里升起两字,痴迷。从小房子到阿弥佗佛,去贪兄在我眼里是从一个圈子跳到另一个圈子,本质未变。在这里也希望去贪兄能够更前进一步。

我是个比较低调的人,平素不曾喜作无用的口舌之争,但这次不知怎么的就老想跟他对着干。硝烟散去的那晚梦到二位佛,醒来后突然想通很多。

第一次无法见到,是因我还不敢真正直面自己,我是在借着佛来面对自己。虽然没遇见,但至少已经踏出那步。心到,是心先行了。
第二次会拜,我需要做到的是舍字。舍弃心里的阴暗和负面,放进阳光。跟我认识久的人都清楚我比较飘,说起道理一套一套的。是时候该舍弃道理去践行了。去贪嗔痴慢疑,行孝善慈宽仁,那段只做到前面六字,在压抑太久导致的火山爆发面前,脆弱的自控力无法让我及时想到后面六字。所以这次无疑是偏了。
第三次要做到的是信字,过去认为大肆宣传有点迷信和广告的味道,所以才跟007产生碰撞。这次与他的争执实际上是我在借他破掉过往的疑惑,竖立我的信念。这也算是对过去的一个了结和放下吧。我与之相争的,是个疑字。但就现在闹成这样的情况看,迷信也立不起来,一种力量出现必然也伴随着相反的力量。佛总是能弄出此消彼长的双方,正如佛魔同体,让它们互相争斗,彼此制衡。不得不说,007你这次真是功德骂。

跟他的争执也叫我想明白。争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别人的缺陷,也要看到优点,更加要在争执时看清自己为什么争。看清自己是去五毒,行孝善慈宽仁是让自己立场趋于客观,这样不管做什么事就不会太带着个人喜恶。剩下的,就纯粹是认知的碰撞。因此,在生活里做到那十二字就是让自己处于超脱的角度看问题,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善恶合一,也是自身的佛魔同体。在自己的认知内做到正确。

心魔不是用来灭的,如果无魔可灭,那自己就是魔了,如果为一个善字把恶灭尽,那善本身就是恶。因此理解心魔存在的原因,超越它,包容它,在自己的范围内就是圆融。怪不得卦解里说心魔不可灭,只可降囚。这样想想其实做人挺好玩的不是,五毒俱全,佛性俱全,佛魔相争,善恶交战,其乐无穷。不是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

GMT+8, 2025-5-6 04:46 , Processed in 0.0304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