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清天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8|回复: 0

[拜路人纪行] 同情怜悯是善,不是慈悲—阿弥陀佛说飞翔的猪 mygod314 2010-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0 20: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0-12-20 11:59
20101219日,阿弥陀佛对众记者说:
    昨天呢,有个女孩,叫飞翔的猪,她要去见我。那么,她在群里,你们应该知道她在群里吧。她没有见面的缘,她有发心上那去见我的缘。事先我没有说,但是她要去见,就已经得到加持了,没有见面的缘。
    因为她跟她的父母,说要见我的时候,她的父母实际并不是十分的高兴。那么她父母呢,跟她一起去见。到我的楼下,她父母先上去了。上去了呢,她的母亲说,她是通过网络聊天跟我认识的,很崇拜我。那么,不管是转述还是原话,这种说法就有出入了。我从来不在网络上跟人聊天,就在帖子里我也不跟大家聊天,说完了就走了,多少天我再回来。那么,我也不喜欢用崇拜这个词。
    她的母亲呢,也是抱有一个害怕、怀疑啊的态度。上楼呢,她的孩子在楼下,她说你能不能穿上外套,上楼下见见我孩子。我说她动这个念的时候,她有到楼下的缘,没有上来,也没有发愿的缘。为什么呢?她应该知道五楼是什么样子的。她坐着轮椅,我下去见她的话,对她一点好处也没有。加持力不仅得不到,而且还会产生相反的这个结果。我就告诉她母亲了,你孩子没有见我的缘,没有发愿的缘,但是呢,该加持的都加持了,是这样告诉她。
    可能她现在不会理解,一个是很难过或者怎么样,但是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一切按天道法则。有什么缘,就得办什么事。其实呢,她的父亲要是跟她的母亲努力地发心,把她给背上楼,或者抬上楼,或者找几个人的话,那就不一样,她没有发这个心。
    你想一想,唐僧取经,他说爬也需要爬到这个天竺去,爬到古印度去。佛祖他能动,他绝对不会因为唐僧困难,他半道去接,这就是佛渡众生的法则,不是按世间法来的。我一说你就明白了,不能因为她动不了,你到我门口,我就下去,这跟世间法有的是不一样的,下去对她一点好处也没有。
    为什么跟你们讲这个事呢?
    就是,住世佛祖的眼里,没有同情、悲悯、哀怜,看到谁痛苦。而是以这样的心态去解救、去渡,我下去见她不是渡她了,会增加她的业障,所以我就没下去。我也是告诉你们,不能用同情、怜悯的态度对待众生。同情、怜悯是善,不是慈悲。
--------
非仙 发表于 2010-12-20 13:45
我爸妈的话的确是表述有误,我没有那么说,但他们是那么理解的,擦汗,我都不知道他们居然是那样理解我的话。
当时想自己爬楼来着,真爬了老妈会气死,而且也根本就拗不过她,想想也是业力使然
说没有见面缘的时候是有点失望,不过去就是为了了缘,不管什么结果算是过去了,我也放下了。以后怎么样我不知道,但现在是放下了,没有难过,反而觉得很轻松。
回来后我就想,阿弥陀佛事先是不是就知道没有见面的缘,但他还是给你机会去做
心里的执着有时候就要通过行动来做个了结,不管结果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在做的过程中自己会给自己的心一个交代。见面是形式,真正的结果是心的放下
我的意思是想再难也要上楼,自己上。妈爸本来就不信这些,他们的想法是我要爬了这一次,身子就完蛋了,我不能不考虑到他们的感受。
当初动心要去的时候就知道阻力有多大,我给自己的阻力和家人的阻力。
面对阻力的时候也是放下自己的过程,很多年来我排斥痛恨想逃避的一切,这次全部直面相对,直心处理。
过程就是解开心结的过程,从这点来说,想见路人都是我给自己找的解结的借口呢。
就像念念说的,面对心理上的缺陷,只有先面对了才能越过去。
经过这次,放开很多,这就是我现在给自己的结果。
--------
品咖啡 发表于 2010-12-21 13:51
对“飞翔的猪”没什么印象。
看了这个帖子,很有感慨。这里有着很深的佛法啊。
小时侯确曾疑惑过:佛祖为什么不自己把经送来却偏要唐僧去取?哪怕让孙悟空跑一趟也好啊。书里似乎谁都比唐僧强。
后来才逐渐知道,所谓的自性成佛,一切都要靠自己。佛法无边,却并不能帮你成佛。
以我的理解,非仙的轮椅,当是业力使然吧。这个“債”一定要还完才行。阿弥陀佛不见你应该是这个道理了。
可是也并不一定的。我亲耳听到他曾经说过有些业可以由他来“处理”。
药师佛对我讲,“发愿最有用”。这指的是当着阿弥陀佛发愿,很多人都做过的。
可是,自己首先还是要起心动念,有那个去发愿的强烈愿望才行。
我随口而言。
--------
本无生 发表于 2010-12-21 14:38
楼主给大家演绎了一番什么叫慈悲,呵呵,非仙的母亲很爱自己的女儿,她心疼女儿,顺着女儿的心千里迢迢去见楼主,却不知楼主不见。而楼主已经见了非仙,在另一个地方,楼主也爱非仙,更爱非仙,楼主给了非仙勇气,尊重,平等的心。
--------
非仙 发表于 2010-12-21 16:17
一开始就没想过路人会下来,那只是我妈的一个良好愿望而已,她就觉得这是件很平常的事,路人是个很平常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因为我想见,所以他就要满足我的愿望,身体不好就顺从我。她下来的时候我告诉她,慈悲不是你有什么愿望就一定要满足你的,不过她不理解,我希望以后能让她理解。
明知道路人不会下来,但我还是要去,缘分到了哪里就做哪里的事,我能做到哪里就尽力去做。虽然做的时候有很多挂碍和恐惧,也担心自己做不到,但做的过程就是个放下挂碍和恐惧的过程,不做就永远也放不下来。
去的那天刚好就是我心里一直想到的日子,去之前不知怎么的就坚信我会在那天去,而且也一直觉得我会见到的,也会发愿的。不过现在这个感觉很令我迷惑,它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不再想而已。
对于发愿,在哪里发愿也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发愿时的诚心和决心,在阿弥陀佛面前发愿也好,对电脑发愿也好,都是在面对自己的本心发愿。
还有谢谢mygod314替我打了这堆字。
--------
不苦不乐 发表于 2010-12-22 09:48
非仙好
亲人 在我们修行的路上 会起这样或那样的作用
亲人这一关 很难过 我以前无法理解 路人是如何放下他的妻子儿子的 我即使想想 都会觉得撕心裂肺
慢慢的 理解了爱是什么 亲情是什么 好象樵夫说过 这些是正无明
普通的爱 会有更多的私心在里面
楼主讲过吧,如果没有任何私心的爱 不求回报的爱 就是慈悲
对亲人的爱 和对众生的爱 最后应该是一致的 是同一种爱
亲人的不理解 阻挠等,都是我们修行的无上菩提 亲人的难渡 也是我们最好的功课
这些胜过诵无数经
难渡咋渡?只能我们以德服人,以实际行动感化他们,而不是以理服人,以嘴服人。
如何孝顺父母呢?如果不能感化他们,就一定要随顺他们。爱就是随顺,就是你明知他们做的不对、想法不对,在你不能感化改变他们的条件下,真心的、无条件的随顺他们。因为站在他们的立场,他们是对的。
如果能做到如此随顺,亲情之爱、夫妻之爱和对众生的爱,有什么区别呢?
祝你开心进步
--------
非仙 发表于 2010-12-26 13:24
孝善慈宽仁,我才发现路人是把孝放在了第一位。
想想遇到卦解之前我对爸妈的脾气一直都不怎么好,尤其是对爸,每次发完脾气之后我也不好受,很讨厌自己,但火气上来的时候怎么也控制不住。往往事情过了之后才觉得,发火不是我的本意。
我忏悔,为了我的不孝啊不孝……
想发愿之前我就告诉自己,如果连孝字都做不到,我甚至没资格发愿!
不苦哥,你说的很对,孝就是随顺,真心的无条件的随顺。
换以前我不理解,可最近越来越能发觉他们很多想法很多行为都不很正确,让他们自己很累,也让他们彼此很累。
我想说理,可很快就发现说理是没用的,这令我很无奈。
转过来想想,自己以前是怎么样的,自己用了多长时间才开始转变,又凭什么要求别人一下子就转变呢。
其实现在还是偶尔会为那些关系烦躁,和以前不同的是我知道我在烦躁,并且在转换它,站在别人的立场想别人的心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

GMT+8, 2025-5-6 04:05 , Processed in 0.0329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