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清天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9|回复: 0

●修行不是呆着或逃避 嘴上悟道是自上误道 (世相经续三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4 10: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号路人2010-06-24 20:50:16----at page 549-------
  
  
  
  
  ★★★★★★
  ★★★★★★  ★★★★★★★
  ★★★★★★
  ★★★★★★
  
  
      ●修行不是呆着或逃避
          嘴上悟道是自上误道  
  
      照片中有些民居,我暂时住在那里。
      房子虽破,又在农村,但还不算偏僻,离市区两公里,山那边就是城市。
      住在这,只因赵云请提供房子在此,若这个房子在市区一百里外,我就住市区一百里外,这就是随缘。
      一些大古墓,就在民居房前屋后,有些古墓,在民居院子里,图片中能看到一些古墓。
      修行住什么地方,要随缘,不能挑挑拣拣,住自己家,住别处皆可。有缘住闹市修行就住闹市,有缘住偏僻处就住偏僻处,只要正信
正行,住哪修行都行。怀贪嗔痴慢疑,天天住庙撞钟念经,也修不好。
      不管住哪,闹市也好,偏僻处也好,都不能呆着,更不能逃避,要行菩萨道。
      呆着或逃避不是真修行,那是厌世|避世或隐居,很难得到佛法实证。
      我虽住破旧农家小院,但不闲呆着。
      以前上班忙,先在也忙。住这与从前一样,也能帮助很多人,百姓遇事自己又知怎么办,来找我,我还是尽我所能,打电话或用其他
方式,找有关部门有关人员解决,这就是以世间法来行菩萨道。
      2002年,我还上班,那年我组织活动,帮两万多下岗人找到工作。举个人例子,就是想说,上班工作也能行菩萨道,不工作修行也要
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始终如一,才是真放下。呆着或逃避,或进庙里住着只钻研经书撞钟,少接触或不接触社会,不行菩萨道,不是放下,这
种钻研经书之举,其实是钻营经书。经书所说世间事,要用世间经验来实证。避世所得实证,是偏见偏行四字。
      去年有个人对我说,他悟道了。
      真悟道者,已脱凡入圣,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于是,我们有以下对话。
      我:你既已悟道得实证,能不能说自己所言正确无误?
      他:不能。
      我:你既已悟道得实证,也不能说自己正确无误,有不少出家人没悟道得实证成佛,却因著书立说得大师大德高僧之名,你自己说你
悟道得实证,也不能说自己全正确,但你却认为那些没悟道者完全正确。
      他:那些大德名声那么大,贡献也肯定大,怎么会错。
      我:你这句话,不像已悟道者所说。
      他:我不轻易否定他人。
      我:但你轻易肯定,这与轻易否定没区别。以名声来肯定,无异于以貌取人。
      他:你怎么习《金刚经》?
      我:《金刚经》有多种译本,鸠摩罗什译本,语言简洁,极尽音韵之美,读来琅琅上口,适合唱诵记忆,故此本流传最广,但此本不
宜初学者研习,初学者易习出歧义,并可能习出口头禅,因是译本,于原作相比,略有失真。习《金刚经》,不能不同研玄奘译本,玄奘译本
,语言不如鸠摩罗什译本华丽,音韵感亦逊之,但其意,更近于原作。两种译本,各有优缺点,对照研习,获益比单习一种为好。另外义净法
师,也有翻译,时间充裕也可以看。不过义净译本,质量不如前二者。三译本排队,玄奘译本忠实原作|接近原作第一;鸠摩罗什译本语言音
韵美感第一,忠实原作|接近原作第二;义净译本各方面都排第三。
      他:三位高僧,怎么可能都有错?
      我:你既已悟道得实证,说这话不可能是开玩笑,三种译本不同处,难道都对都错?就是你小学作文,找三位英语高手,译成英语,
也不会相同,何况佛经更难翻译。这不是对错问题,而是语言局限性和译者开悟程度|实证程度所致。
      他:不早了,我还有事,改日再唠。
      半年后,四月十八,我公开宣布成道,他说,某某老法师都不敢称佛,姓任的敢,真是愚了。他忘了,他去年对我说,他已悟道,已
用不上佛经,送人了。我以他语言习惯说了句话:佛祖当年公开宣布成佛成道,迦叶三兄弟都不敢称佛,姓释迦牟尼的敢,真是愚了。
      有了偏见,就有了分别心,就难宽心,不易冷静,思路狭窄。
      有了偏见,五彩项链有一百颗珠子,看到一颗,就以为看到全部。
      有了偏见,就不能守中。守中,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偏左则看左大右小,偏右则看右大而左小。
      有了偏见,听说夏天大热,有人在个人空间脱衣裸行,就会说那人对衣服的执念在作祟。。
      有了偏见,就可能说济公以游戏人间疯癫方式渡人,是济公对游戏人间疯癫执念在作祟。
      有了偏见,就可能说佛祖自称为佛,是佛祖对我慢的执念在作祟。
      有了偏见,若看到有人锦衣玉食,还行菩萨道,就可能会说那人对锦衣玉食执念在作祟。
      有了偏见,那些后世一些所谓高僧大德,成了不敢说真话之妄语者。
      心胸宽阔,视野就宽,看到的就多,见多识广,冷静分析总结,无明就少。
      心胸狭窄,视野就窄,看到的就少,见少识低,偏见暴躁遮眼,无明就多。
      住处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

GMT+8, 2025-5-5 15:16 , Processed in 0.0400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